中輟生資料蒐集/Recueillant des données du décrocheur

STAGE dans Lycée Jean Lurçat

 

Lundi, le 12 decembre : Conseil de classe

 

我在課後問起:「老師也會當場把負面的情形告訴家長嗎?」這是基於一般報喜不報憂(報憂私下來)的猜測。不過Philipe的回答否定了我的臆測。

 

 

 

Chaque eleve essaie de remplir cette feuille qui se compose de plusieurs categories : le module de cours. Par ailleurs, trois categories du cote d’eleve, ils identifient les connaissances de cours, la volontaire de la prochaine sequence...etc.

這週是Noel假期前的最後一週,因此主要的活動在於作業的評分,學生的學習評估及「班級會議」。
週一早上的課程仍舊是「Sport et Societe」,班上僅出席6名學生,Philipe發給每個學生一張A3大小的評量紙,上頭依各學生所參與的課程名稱分類,各分類又有三小類,分別是「學生對課程的自我評量」、「對下一階段課程的期待」及「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評語」。
Philipe要求學生先以鉛筆回答,寫好第一、二部份後再和老師一起討論。我坐在旁邊看老師和學生的對話,大致得到下面的觀察重點:
1. 學生對於自我評量以模糊的評語為主。
2. 學生容易誇大其自我評量。
3. 學生對於下一階段課程的期待大多留白。

第一點:學生要分辨所習得的課程目標並不容易,Philipe在旁提醒這門課曾包含了哪些內容:實際運動、對運動的定義及分類、對運動的發展和比較、對舉辦奧運的辯論等。

第二點:學生在自我評量時容易誇大,此時Philipe便要針對其評量詢問學生。例如有位學生今天第一次出席,要如何自我評量?即使他寫了也只是「想像」,因為他沒有實際參與課程。

第三點:六名學生僅有二名有填對下一階段課程的期許。或許是他們不了解下一期的課程內容,或是無法連結實際課程上一層的課程目標。

評語部份,老師會針對學生的出席狀況,課堂表現及作業成績即時對學生給予評語。正面的部份就是即時鼓勵並增強其學習動機,而負面的部份,當處學生和老師會進行交流。然而以Unie( ?) 為例,他對於老師的詢問都以「不知道」回應,Philipe試圖以其他方式誘導他回答,然而他始終低著頭說「不知道」。然而當他回到座位時,卻又能嘻嘻哈哈的和其他同學聊天。

真正的重頭戲在明天晚上的「班級會議」,老師和學生及學生家長共同出席,互相交流學生的學習成果,並能立即得到老師的鼓勵、建議甚至警告。關於負面的部份,我在課後問起:「老師也會當場把負面的情形告訴家長嗎?」這是基於一般報喜不報憂(報憂私下來)的猜測。不過Philipe的回答否定了我的臆測,至於實際情形,就要等明天班級會議結束後才能明瞭。

 

 

About Us | Site Map | Privacy Policy | Contact Us | ©2003 Company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