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台灣同學會-解悶來法國 » 自然科學 » 美國太空專家解密神七「太空漫步直播」疑點

頁: [1]

LiuPh2008-10-18 09:18 AM
美國太空專家解密神七「太空漫步直播」疑點

(轉載自大紀元, 原文見 [url]http://tw.epochtimes.com/b5/8/10/14/n2295708.htm[/url] )

美國太空專家解密神七「太空漫步直播」疑點
圖:大紀元

【大紀元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宇採訪報導)
中共對於網民和媒體提出的嚴肅質疑至今沒有給予任何回應。不過有一些網特反過來質疑這些疑點,在網上引起一些混亂。到底央視的「神七太空漫步」是直播,還是造假錄像?就此問題大紀元記者采訪了在美國太空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的華人專家曲錚博士。

更多疑點都證實:直播的不是太空景象

記者:曲錚博士,您是否在網上和媒體的報導中看到了各界對中共神舟七號飛船的太空漫步提出的質疑,您是怎麼看這次神舟七號的太空行走直播,是真還是假?

曲錚:我都看到了,因為這個飛船發射和我研究的項目有一定關係,我也非常關注這個事;另外作為一名華人,我對於神州大地上發生的事情,特別是和自己研究的領域有關的事情,就更加關注。

從個人的感情上來說,雖然知道中共政權造了很多假的東西,而且很多事情都是為了政治目的服務的,但我在看到這些質疑的時候,我仍然希望這些質疑是不成立的,希望這個直播的漫步是真實的,原因很簡單,這個向全世界播放的畫面如果是假的,那中國人的臉都被丟盡了,我都會在同行面前羞愧得抬不起頭來。

可是不幸的是,當我觀看了央視提供的這個直播視頻時,大吃一驚:網民提出的疑點雖然不是全都對,但是很多都非常準確。因為裡面涉及物理學的常識,並不需要很高的專業知識就可以分析出來的。

另外從我自己的觀察和分析來看,我也發現了更多疑點,這些疑點都無可辯駁地證實了這個所謂的直播,不是發生在太空。

記者:您發現的疑點有哪些,是否可以給我們的讀者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曲錚:可以,除了網友最早提出的冒氣泡之外,還有包括:提前發射的技術問題、地球為什麼沒有大氣圈、雲層發生大規模突變、天地對話中沒有噪音等。

神七提前發射是因為技術原因麼?

記者:關於您提到的提前發射,有網民質疑其中有很大的問題,您是否可以結合技術角度談一下?

曲錚:飛船/衛星適合發射的時間範圍,稱作發射窗口,這個窗口可以是幾天,也可以是幾小時、幾分鐘,一般是通過模型計算在很早事先確定。影響發射窗口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陽照射角度,能保證飛船的太陽電池帆板有足夠電源;要考慮飛船控制系統的紅外敏感儀容易對準地球,不受太陽輻射干擾;飛船溫控適度,受到太陽輻射適度,不會太冷或太熱;還要考慮飛船的姿態要求。

新浪網上有一篇2002年的文章「飛船發射『窗口』是怎樣確定的?」講神州四號的發射窗口,稱「飛船發射時機要同時滿足上述四項要求,保證太陽、地球、飛船三者處於正確合適的位置,難度非常大:因為每一個季節、每一天的氣象條件都不一樣,可供選擇的發射『窗口』極為有限。」發射窗口的確定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輸入相關數據,再經過精心計算推導而得出最佳發射時機。」

航天實驗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一旦發射窗口確定,沒有特別的理由是不會隨意打亂的,特別是提前發射。飛船/衛星發射時間的變化最常見的是因為天氣或技術原因推遲發射,而提前發射很罕見。提前意味著可能原來沒有準備好、沒測試好的步驟全要打亂!本來可能有把握的事情也變成沒把握了!特別是神州七號對中共來說是探索性的實驗,誰也沒有100%把握,當然更需要選擇最佳窗口。

中共媒體早期的報導都說10月中是最佳窗口。甚至總裝備部還駁斥了「提前發射的謠言」。到9月6日突然宣佈提前發射,並說9月底是一個很好的窗口,這次提前發射的技術原因是(新華社
[ur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9/08/content_9846770.htm[/url]
):

「有關航天專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較適合的發射窗口,但因「神七」將執行太空行走任務,9月底升空時的太陽夾角更適合航天員出艙活動。這是選擇提前發射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裡就在玩遊戲了。太陽夾角在10月份和9月份的確是有一點變化,問題是太陽位置的準確計算不是什麼難題,早在1年前就可以準確算出來,難道當初計算最佳發射窗口的時候不知道9月底升空時的太陽夾角更適合航天員出艙活動,等到了9月6日才知道?!所以提前發射一定是因為別的理由。

有人質疑提前發射是政治原因,是有道理的。如果提前發射是政治命令,本來已經打亂了原來的部署,政治上還要萬無一失保證成功,那麼使用錄像代替直播就有可能了。

「直播」錄像的疑點之一:錄像中的地球為什麼沒有大氣圈?

記者:您剛才提到直播的疑點中,有一個是地球沒有大氣圈,請曲博士詳述。

曲錚:請看這個錄像(
[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qxRskxvDzdQ[/url]
),這是美國太空署2006年7月發現號太空梭飛到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代號STS-121)時拍攝的錄像。當飛船沿著切向(就是沿著球面的邊緣)觀察地球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地球邊緣有一圈比較柔和的藍色,使得圖像邊緣不太清楚。

這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地球大氣層。這個藍色圈在地面其它地方有雲層的時候更顯得突出。這個藍色和我們看到的藍天是一個道理,是因為空氣分子對藍色光散射更強烈而形成的。因為大氣分子主要集中在15公里以下,對於半徑6370公里的地球來說,就只是薄薄的一層了。


美國NASA2006年7月太空梭拍攝地球,可以看到大氣圈(截圖)       

新華社報導的「神七太空漫步直播」,看不到大氣圈。(截圖)


我們再看新華社報導的新聞圖片(上面右圖)或者是所謂實況錄像。神七頂上那個地球邊緣幾乎是光滑的,邊緣也沒有一層藍色。國際空間站和神七一樣都是接近圓形軌道,距離地面都是大約340公里。為什麼在神七錄像裡這個細節沒有了呢?

細心的人也許會追問,會不會和太陽角度有關?是的,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天空是紅色,那是因為對著太陽看的時候藍色光被散射掉了,剩下的太陽光就偏紅。但翟志剛出艙的時候,飛船所在位置的太陽差不多正當頭頂,在錄像的下方,正好照亮地球。錄像中的太陽能電池板這時候幾乎垂直對著太陽,這是選擇發射窗口時就要考慮到的,因為如果是在夕陽的條件下太陽能電池板就不能獲得足夠的能量了。實際上,根據美國國防部公佈的飛船軌道參數(
[url]http://www.space-track.org/[/url]
),翟志剛出艙的飛船位置在東經50.02度,北緯4.32度。北京時間16:45左右這個位置的太陽高度角(偏離當頭頂的角度)是7.03度,見圖:



SZ-7飛船及其軌道、太陽在地面的投影圖。(大紀元)

此外這幅新華社發佈的神七模擬照片(下圖),也正確顯示出藍色的大氣圈。從這裡判斷,這個地球的視頻不是實拍的。那麼為什麼會丟失藍色的大氣圈呢?我在下一個疑點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此外這幅新華社發佈的神七模擬照片,也顯示大氣圈。

「直播」錄像的疑點之二:雲層為什麼大規模突變?


記者:您剛才提到的直播中出現的「雲層為什麼大規模突變」又是怎麼回事?

曲錚:有網友發現,這個直播錄像(
[url]http://tw.youtube.com/watch?v=fvz0GZPNIF0[/url]
)在5分43秒和5分44秒之間雲層突然發生大規模變化(見圖)。實際上,如果直接觀看錄像會更清楚看到雲層突然之間發生大規模變動。正常情況下,雲層運動是連續的,不可能在一秒之內發生大規模的變化。有些網友解釋說,這是因為神七飛得很快造成的。這是混淆概念的說法。


神七直播中的雲層大規模突變。(5:43截圖)       

神七直播中的雲層大規模突變。(5:45截圖)


事實上神七的運行的確很快,軌道週期大約90分鐘,如果再考慮到地球以24小時週期向同一方向自轉,星下點(就是飛船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移動速度可達每秒7公里。可是這也說明錄像中雲層變化範圍很大,變化速度更快。視頻中「CCTV-1」的數字「1」處原來是一大片無雲的藍色海洋,一秒鐘之後幾乎全被白雲覆蓋。雖然視頻中沒有標尺,但是有一個簡單估算方法:因為雲層自身的運動速度相對於飛船星下點每秒7公里的速度完全可以忽略,那麼我們看到所謂雲層的移動,可以說都是因為飛船運動造成的,大概是每秒7公里左右。

雖然看上去在地球的邊緣雲層運動得慢一些,那是邊緣上視角傾斜造成的,那裡的實際尺度比看上去的要大,也就是說在畫面各處的雲層每秒鐘移動的實際距離大概都是7公里左右。這樣估算來看,數字 「1」處的藍色範圍的尺度差不多100公里。也就是說,視頻顯示的是,一秒鐘之內100公里的範圍被一片薄雲層移動過來覆蓋了。如果真有運動這麼快的雲層,它的速度已經遠遠超出第一宇宙速度,足以飛出地球了。也就是說,從這個地球的視頻判斷,它肯定不是實況。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快速移動的雲層這個現象呢?如果這個地球的視頻不是實拍的,而是根據接近出艙時間的雲圖通過三維繪圖軟件加入地表背景製作的動畫,則有可能出現這個情況。我們看到的視頻很可能是製作三維動畫的計算機工程師把雲圖本身的動畫速度和地球轉動(其實是飛船繞軌道轉動造成的感覺)的動畫速度關係搞錯了,造成了雲層運動速度相對過快。但是這種錯誤不仔細檢查還是不容易看出來的。

如果仔細觀察視頻中的雲層,在其他時間段也能看到十幾公里或更大尺度的雲層結構在一兩秒內發生變化的現象,只是範圍不那麼大而不明顯。估計是把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內的雲圖變化作成了幾秒鐘的雲圖動畫。另外通常這類三維軟件不具有模擬地球外圍薄薄的大氣圈的功能,那麼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視頻中地球外圍沒有大氣圈。

「直播」錄像的疑點之三:太空中冒泡?

記者:關於氣泡的問題,這是網友對神七直播質疑時最先提出來的疑點,但是隨後網友也提出很多解釋,包括大氣灰塵、軌道艙壓力等等說法,是否您對這個問題給一個明確的結論?

曲錚:太空中不可能有氣泡,這是常識。很多網友卻發現神七的直播錄像中不斷有類似氣泡的小物體向畫面的上方飛出。對此,有人解釋說這是軌道艙內小物品或殘渣在艙內殘餘氣流的帶動下飛出。實際上,軌道艙尺寸為長2.8米,直徑2.2米,還不到半個普通臥室大小。

這樣小的體積之內,因為外太空氣壓為0(真空),幾乎當艙門打開的1秒鐘之內,內外壓差就會達到平衡,即艙內達到完全真空。所以當數分鍾後,翟志剛探頭出艙的時候,艙內早已經是真空狀態了,哪有什麼氣流飛出?在真空、失重狀態下,物體飛行沒有阻力,但是必須有一個初始速度才可能飛動。可是「直播錄像」中卻不斷有小物體高速向上飛出。比如錄像(
[url]http://tw.youtube.com/watch?v=fvz0GZPNIF0[/url]
)中0分3秒,小物體從艙門向畫面右上方斜飛出,5分49秒,從畫面右方太空人頭盔下冒出,6分42秒,從畫面太空艙快速冒出,7分17秒,從畫面左上角快速冒出,斜飛上去。

對這些飛出的小物體,據TVBS求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他們認為氣泡很可能是「大氣灰塵」,或者是太空船飄出的異物。在340公里的軌道上,我不知道「大氣灰塵」是個什麼東西?這裡權且把它當作是「太空塵埃」的口誤。但是這也不能自圓其說。首先太空中像視頻顯示那樣大顆粒的太空塵埃的密度還沒有達到那種成度,幾分鐘錄像內就和太空人遭遇數次。

比如俄羅斯、美國的太空視頻就沒有那麼「幸運」捕捉到那麼多的太空塵埃。此外太空塵埃相對於飛船的速度可以是隨機的,為什麼視頻中看到的小物體都向畫面上方飛?如果是太空船飄出的或宇航服中掉出的異物,在真空失重環境下,這些小物體飛行應該保持恆定的初速度,那麼向上的而且相當快的初速度是從哪裡來的?

對於這些小飛行物,這裡特別請大家觀察在5分49秒處,從航天員翟志剛的口部冒出的小物體。畫面中非常清晰的顯示出氣泡的特徵:第一點,小物體剛冒出時速度很慢,然後才逐漸加快。這符合受到浮力作用的氣泡的運動特徵。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失重情況下物體運行應該保持恆定初始速度才對;第二點,小物體的尺寸隨著上升逐漸變大。這也符合水中壓力隨著高度減小,氣泡會隨著上浮而膨脹的特點。


........................字數太多, 下面刪掉了, 有興趣請連至出處~~

francessica2008-10-18 09:38 PM
有趣      頂頂頂    太可愛了   中國人


查看完整版本: 美國太空專家解密神七「太空漫步直播」疑點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2.5 Deluxe  © 2001-2005 Comsenz Technology Ltd
Processed in 0.019435 second(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