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台灣同學會-解悶來法國 » 政治現況 » 社論-從震災中看到日本的社會資本

頁: [1]

ying12011-3-28 08:30 AM
社論-從震災中看到日本的社會資本

社論-從震災中看到日本的社會資本
2011-03-28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日本這次百年罕見的大地震,沿海市鎮為海嘯夷平,氣仙沼市遭烈火延燒,福島核電廠更是接連氫爆震驚全球。繁榮的城市已成遍地廢墟,三十餘萬人無家可歸而棲身於避難所,所見者父子離散、夫婦永別,哀哀之聲、不絕如縷,聞之令人動容。

     近年全球地震、海嘯、颶風幾乎沒有停過,但在歷經災難時能如此相互扶持、如此遵守秩序、如此冷靜堅毅,除了日本,幾乎沒有其他國家辦得到。許多國家在歷經災難的同時,憤怒指責者有之、趁亂搶劫者有之、災民變暴民者也有之。然而在日本這場百年巨災中,我們看到的是人們耐心地排隊領取物資,悲而不怨地訴說人類的脆弱,並對素昧平生者伸出援手而彼此合作共度難關。多數人從日本大地震中看到的是遍地的廢墟,但我們卻看到了日本豐沛的社會資本;地震可以摧毀有形的建設,但卻撼動不了這個無形的社會資本。

     過去經濟理論總以為金融資本是一國經濟得以成長的重要原因,三十年前經濟學家發現人力資本比起金融資本更為重要,晚近的研究又發現一個充滿互信、合作的社會資本,較前兩者更為重要。因為在一個相互信任的社會裡,可以減少許多社會摩擦及外部成本,非僅讓政府的管理事半功倍,也可以讓民間企業的生產、消費、投資等活動,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

     歷史學者法蘭西斯.福山從歷史興衰中,也發現高度信任感是創造一國經濟繁榮的最重要力量。從二戰後的日本經濟發展,足可證實這個社會資本的論述,雖然晚近日本經濟出現停滯的十年,但客觀而言,日本經濟停滯原因甚多,高齡人口逾兩成、內閣改組太頻繁、全球化生產的衝擊,都是重要因素。所幸,日本這個互信的社會資本迄今依然存在,從日本人民在這次大地震中的表現,我們相信日本經濟非但不會被擊垮,並且於不久的將來還會再度攀上一個新高峰。

     談到社會資本,我們可以回憶一下1997年底亞洲金融風暴發生,那時韓國幾無可動用的外匯存底,韓元急貶、失業狂升、股市重挫,人均所得跌破7千美元。面對空前的經濟危機,韓國興起了「捐黃金,救國家」的運動,一週之內即有數十萬民眾捐出10噸以上的黃金,韓國人民在經濟災難中的通力合作精神,舉世矚目。也正是這個互信合作的社會資本,讓韓國經濟得以捲土重來,不過短短數年韓國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就超過台灣,人均所得於四年前更升逾2萬美元,遙遙領先台灣。

     從近年來因應危機的經歷可以發現,日、韓的社會資本是他們經濟發展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元素,這些社會資本讓他們衝破困境、履險如夷。而這個高度信任的社會資本,並非只有在災難中才會起作用,即使是平日裡也對經濟社會有極大的作用。以年初台灣的人口普查屢被民眾拒訪為例,在日本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日本政府平日所辦理的家庭收支調查、失業率調查,民眾配合意願極強,幾乎沒有台灣這種拒訪的情況。須知,拒訪率升高對政府統計品質影響至鉅,雖可勉強以統計方法彌補,但仍大大增加了統計的誤差,使決策者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台灣早年可以在兩岸戰雲密布、颱風地震頻繁的環境下發展經濟,憑藉的不是台灣豐沛的自然資源,也不是高層次的技術能力。台灣經濟所以能快速成長,被譽為亞洲四小龍,所依賴的就是高度互信的的社會資本,人與人、團體與團體彼此在一個信任的社會網絡中聯結。但曾幾何時,在藍綠政治人物言詞過激的撕裂下、在詐騙集團的橫行下、在僱主與員工的互信日趨薄弱下,台灣的社會資本正快速流失,以致今天連政府派員到府訪查一下都讓人感到不安。以如此貧乏的社會資本,如何因應未來經濟的風險?實令人深感憂心。

     今天政府急於赴海外招商,總希望吸引更多資金留在台灣進行投資建設,但殊不知,只有金融資本而沒有社會資本,一國的經濟發展必難以持久,他日只要一遇災難、一遇風暴,絕難逃土崩瓦解的命運。我們籲請執政當局不要只專注在如何招商累積金融資本,更要好好思考如何建構互信的社會資本。當我們在同情日本此次震災的遭遇之餘,也該為自己貧乏的社會資本有所警惕,以免他日遇難,悔之晚矣。

Pompom2011-3-28 04:09 PM
真是太巧了 我今天也剛好看到這篇文章

[url=http://goo.gl/oQze2]Pourquoi y a-t-il si peu de pillage au Japon?[/url]

文章主要提出的問題是日本地震災後我們經常在歐美媒體聽到的問題:社會秩序在災後如何維持
日本人在災後不偷不搶 讓很多見識到Louisiane災後的美國社會狀況的西方記者非常的驚嘆 可以說大家都對於日本人災後的沉靜與社會秩序印象非常深刻
本篇文章提到日本的社會秩序的建立主要跟他們的政治上採用非常明確而公正的處罰與獎勵策略 這對於日本人民的行為起著很深的引導作用
另外文章提到一個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地方
它說其實日本災後的秩序之維持
其實跟日本黑道yakuza在日本民間社會的主導力量有關
據說災後yakuza都會派人在各地巡邏 防止宵小的各種不法行為產生
因為沒人敢惹這些yakuza 自然沒人敢亂偷亂搶囉
真是太好笑了
XD

ying12011-4-2 09:33 AM
頁 言論新聞
迴響:50篇引用 轉寄 列印 字體:小.中.大 「日本失落」的血淚教訓
2011-04-02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日本經濟失落廿年,世人目睹日本社會排他老化、終身僱用制瓦解、公共債務快速膨脹、政權閃替如走馬燈、官僚休灰了志氣,乃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寶座都拱手讓給中國。但萬萬想不到的是,日本失落積弊之嚴重,會以「難以收拾的福島核災」來動搖國本並震驚全球。如今,福島核災令全球蒙「輻」,國際間基於民命何辜的惻隱之心,不忍苛求這本帳,但「日本失落」的血淚教訓,卻不容各國朝野政治領袖心存僥倖,不以為鑑。

     誠然,福島核災是宮城大震引發的海嘯天災使然,不同於美國賓州三哩島與前蘇聯車諾比核災是人為肇禍。不過,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督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與菅直人政府應變僵化緩慢,是導致核災演變成「土壤染鈽、廢爐棄廠」慘劇的關鍵。

     國際社會在震災第一時間被日本民眾的沉靜應對所感動,台灣因為昔日殖民的微妙情感,更是語多褒揚,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日本人連領救災物資都排隊」,以及「福島50壯士視死如歸」。前者隱含著「換成台灣人一定用搶的」,後者牽引出「台灣也該列核災壯士名單」。前總統李登輝則是將民與官切割,心疼日本民眾水深火熱,痛批菅內閣耍官僚不認真。

     不要在他人傷口上抹鹽,固然是文明人應有的教養,但以日本災民的A級表現矮化台灣人的應變能力,則未免太看輕自己。試問,921大地震時,台灣災民可有失控表現?台灣人若不自持守分、若不善體人意,豈會有那麼多外籍人士想根留台灣?捐日賑災的近20億善款又從何募得?

     再者,闖禍者收拾殘局乃天經地義之事,我們無意貶損盡忠職守的福島核電廠善後人員,但用敢死壯士甚或神風特攻隊將他們「英雄化」,實是理解的錯亂。更荒謬的,是那些呼籲台灣該預擬核災壯士的政客,不思防災於未然,只想趁機作亂,大撈政治籌碼。

     「日本失落」的血淚教訓,當然不是要大家學日本災民「連領救災物資都排隊」,抑或「預擬核災壯士名單」,而是要記取更深層難解的政治與財經殷鑑:

     一、兩黨政治選出平庸政府,無形殺傷力比核災更切身更直接:20年來日本政權更替迅速,堪稱全球政壇「奇景」,從90年代初的宮澤喜一到現任菅直人,共出現13位首相,除了小淵惠三2000年死於任上,小泉純一郎在2006年9月交棒前長任五年半之外,其他首相任期短則不到3個月,長則不到3年。尤其小泉卸任後,政治鬥爭加劇、經濟困境惡化,又遭逢金融風暴衝擊,日相平均任期更縮短至一年不到。政權快閃致令政策無法連貫,官僚逐漸喪失勇於任事的使命感,廣大選民被迫在兩個爛蘋果間抉擇,只能頻頻以超低支持率來宣洩不滿,卻也無助於喚醒政客良知與擺脫經濟泥淖。

     二、債務滾雪球,預支未來,禍延子孫:領導力不彰與經濟力不振的惡性循環,導致日本公共債務迅速膨脹,負債餘額已是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兩倍,但由於9成公債是賣給本國人,外債只有一成,這也是國際信評機構迄未調降日本主權債信的主因。儘管日本是美國大金主,也是淨債權國,短期內大可從海外變現匯錢搶救國難,但此次災損初估達25兆日圓,後續重建經費龐大,公部門減薪與私部門加稅都只是杯水車薪,政府未來勢必得大量舉債。如果是內舉,必將排擠消費,戕害經濟動力;如果外舉,就得面對國際壓力的考驗。無論如何,日本預算赤字已是個無底洞,恐將吞沒下一代的未來。

     三、再雄厚的社會資本,也有被掏空的一天:震災發生後,外界咸認日本民眾的鎮定是豐沛「社會資本」的展現,也是未來日本再起的關鍵力量。的確,日本人重視群體性與秩序,民間企業的創新力綿延不絕,都值得稱頌。但重視群體性的反面真相是,日本社會的霸凌、冷漠與詐欺事件絕對不會比台灣少,連皇太子長女愛子在學校遭二皇子妃親戚欺負,校方都可基於皇室和諧而多所隱瞞。換言之,日本社會的互信基礎並非外人想像般深厚。此次東電核廠釀成驚世巨災,社長清水正孝卻託病告假,跟前幾任世家出身的首相閃辭卸責一樣,「武士道」精神早已蕩然無存。民眾就算想相信政府,大概也無處託付信任了。

     奇怪的是,台灣輿論偏好局部放大日本社會的美好,卻吝於給自己人民掌聲。在藍綠惡鬥激烈的年代,若非民間部門的用心耕耘,台灣經濟力何以能維持不墜?

     「哀莫大於心死」,再雄厚的社會資本,在短視兩黨政客的耍弄下,總有被掏空的一天。台灣比日本幸運的是,還沒有碰上宮城大震那樣驚天動地的天災,但「日本失落」的血淚教訓如影隨形,讓人沒有樂觀的權利!


查看完整版本: 社論-從震災中看到日本的社會資本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2.5 Deluxe  © 2001-2005 Comsenz Technology Ltd
Processed in 0.011721 second(s), 2 queries